贵宾登录

揭秘深圳智能音箱地下江湖千家小厂命悬一线

日期: 2024-01-12 19:03

  这里还是全球音箱的生产地,全世界 80% 以上的音箱由这里生产,然后出口到海外各地。这里是一片热土,是一片神秘的地方,它隐藏在「光芒」之下,往来于「地下江湖」。

  西(ID:zhidxcom)夜幕降临,在灯火通明的深圳都市区外,福永、沙井、龙岗几个地区栖息着上千家中小音箱代工厂,汇聚着数十万工人,他们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赚着最微薄的辛苦钱。而在不远处的一场大变革中,他们或将成为产业升级的「牺牲品」,为时代所抛弃。

  原因无他,随着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的崛起,产业升级、产品迭代已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外贸导向的深圳,这些中小厂商由于生产技术乏力无力参与到智能音箱的产业链,他们隐没在智能音箱的「地下江湖」,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多。这是智东西历时一周,走访数十位对象,实地调查深圳音箱产业链后的直观感受。夜幕降临,在灯火通明的深圳都市区外,福永、沙井、龙岗几个地区栖息着上千家中小音箱代工厂,汇聚着数十万工人,他们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赚着最微薄的辛苦钱。而在不远处的一场大变革中,他们或将成为产业升级的「牺牲品」,为时代所抛弃。

  另一层是智能音箱市场还存在着众多不为人知的企业,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巨头、以及明星企业,它们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没有什么技术,靠着廉价的劳动力,赚着利润微薄的辛苦钱。如果说互联网巨头、明星创企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它们则是「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数。

  大约在 2012 年、2013 年前后,WiFi 音箱开始在国内兴起,它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音箱,联网后可以播放流媒体音乐等内容,可以算作早期的智能音箱。当时在深圳周边至少有几十家大小不等的公司做 WiFi 音箱,包括一些有名的国际大品牌如 B&O、Sonos、Bose 等等。

  而 WiFi 音箱的发展似乎并不顺利,从 2015 年开始,市场上的 WiFi 音箱陆续退出舞台,各家也都开始不再生产 WiFi 音箱,只留下蓝牙音箱继续畅销。从市场来看,做国内 WiFi 音箱的这一波企业大体都死掉了或者转型了,没有一家销量超过 10 万台。业内从业者王宝川谈到:「国内 WiFi 音箱的整体销量可能都不到 10 万台」。WiFi 音箱似乎也被证明在国内是伪需求。

  而国外市场的情况稍好一些,王宝川称「在国内生产出口海外的 WiFi 音箱加起来至少百万量级,比如 Sonos 自己的 WiFi 音箱就是这个量级,他们虽然是国际品牌,工厂也是在国内」。但总体而言,深圳地区包括珠三角地区的音箱出口仍是以蓝牙音箱为核心,「一个月从深圳出口的音箱就有 60 万台,面向不发达国家」,他谈到。

  比如米唐科技和 Linkplay 是最早两家获得亚马逊 Alexa 官方认证的技术方案商,宋少鹏谈到,只是他们的客户就有 30 多家做智能音箱的,接入 Alexa 出口海外,出口的产品数量已有几百 K。

  深圳就像江湖中的一个战士,不断的尝试、冲击每一波可能。而这背后也有他们的套路和节奏。

  智能音箱是一个链条很长的行业,包括芯片商、软件商、方案商、零部件商、代工商、品牌商,以及语音交互系统商、内容服务商等等。

  而经过深圳的品牌智能音箱,无论是面向国内还是国外的就有上百家,其中外销品牌至少占到 8 成以上。如中国出海品牌排名第八的 Anker,其智能音箱就接入 Alexa 销往海外。

  「就方案商来说,能够大批量落地的并不多,国内核心玩家主要 5——10 家左右。往下相关的方案商整体可能有二三十家,再往下处于低端的方案商就很多了,南山、福田每个区都有几十家,但这种方案商死的非常频繁,基本过两年就没了」,吕延海感叹到。而智东西此前了解到能够将智能音箱进行落地的方案商有先声互联、声智科技、Linkplay、米唐科技、摩尔声学、迪韵科技等。

  当智东西到达西乡时,发现这里已由原来的工厂升级改造成了写字楼、商品房。「因为临近市区,这里的租金也越来越高,都被改造成了商品房,我们工厂之前也在这里,因为承受不了高租金就搬迁到福永了」,上文提到的业内从业者王宝川谈到。

  智东西来到了福永的一家大音箱生产厂——光隆音响厂,一位厂里的工作人员谈到,他们厂是深圳当地有名的音响大厂,员工 1000 人左右,主要做家庭影院、蓝牙音箱,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地。他们一方面做代工,一方面也做自己的品牌,主要做外贸市场。

  「小音箱代工厂和这波智能音箱是没有关系的」,方案商周响谈到。亲身经历智能音箱打造全过程,他认为智能音箱不是小厂能够做的,甚至一些大厂也不一定能搞定,「一开始产品的不良率达到 30%~40%」,而这主要集中在麦克风部分。

  然而很多时候,他们这么做也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做。智东西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人来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随着上一波产能过剩,他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来获得生存。他们之中有之前做手机、平板电脑的,有做芯片方案的,有做蓝牙音箱的,有做路由器的等等,在试错与探索中走入了智能音箱这个领域。

  而是否有玩家 All in 智能音箱呢?智东西发现似乎很少,大家都是相对理性的。除了 Linkplay 押宝智能音箱外,其他企业更多的是面向语音交互领域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如摩尔声学的主线是远讲语音电视的方案,智能音箱方案只是他们业务较小的一块。迪韵科技也在围绕家居场景探索更多元的智能产品的落地。

  对于外贸导向的深圳而言,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对他们影响重大。随着亚马逊和谷歌语音交互系统的开放,带给了深圳新的一波外贸机会。许多本土企业会在国外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在深圳生产音箱硬件,接入亚马逊 Alexa 或者 Google Home,从而进军国际市场。仅仅是使用米唐科技方案的智能音箱出口量已达数十万台,可见这一市场的火热。而做这块的企业以及即将将产品出口海外的企业已近百家。

  然而通过智东西的观察发现,这些出口海外的产品大多还是走的底端路线。一个典型的对话是,「我们接入了亚马逊 Alexa,我们的成本更低,卖的价格比亚马逊 Echo 更便宜」。而这某种程度上,我们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还是延续靠销量盈利的思路。

  今年北京时间 9 月 28 日凌晨,亚马逊一连发布 3 款智能音箱,但 New Echo 的用户评分远低于之前的 Echo 和 Dot,可见随着用户对智能音箱认知的提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语音交互上,开始更多考虑产品体验。如果想要做外销的国内公司,不充分考虑外观设计、音质等因素,只是靠低价的策略,未来也可能会「碰壁」。

  通过对深圳智能音箱产业链的调查,我们尽可能的触及智能音箱「地下江湖」的全貌,发现以下结论:

  2、整个国内智能音箱产业链呈现「金字塔」结构,核心玩家不过上百家,收割头部利润,而广阔的配套产业以及底层的被排除在智能音箱链条外的中小音箱代工厂则数千家以上,隐没在产业链的底层,赚着微薄的辛苦钱。

  尽管深圳或者智能音箱产业链面临种种的问题,但在智东西走访深圳的过程中,不止一次被这片热土所感动。在蓝天白云、海水沙滩之下,一群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抛弃过去,在此开疆扩土、建功立业。他们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或许出于投机、也或许出于无奈,不断的抢占风口,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地下江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